您的位置: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 业务信息 >> 学习园地 >> 理论研究 >> 详细内容

对当前司法行政戒毒场所教育矫治工作的浅思

来源:市委政法委 发布时间:2017-05-24 08:31:25 【字体: 】

——以常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为例

 

  近年来,常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着力打造大所、强所、示范所,各项工作呈井喷式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相对于规范统一的所政管理、一流绩效的队伍建设和突飞猛进的习艺矫治等业务工作,教育矫治工作(特别是集中教育课堂化教学)却仍然处于不温不火的低谷状态。教育矫治工作的这一失衡现象不仅直接影响了教育矫治业务的年度绩效,而且严重制约着全面工作的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确立教育矫治的中心地位,确保教育矫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已成为当前司法行政戒毒场所(以下简称戒毒场所)教育矫治工作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此,笔者试以常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为例,就创新完善教育矫治工作机制作一些探索性的浅思。

  一、教育矫治工作有为有位亮点纷呈

常德市强戒所是湖南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软硬件实力比较靠前的市、州级所,整体工作居全省戒毒系统的第一方阵。近年来,该所紧紧围绕提高教育矫治质量工作目标,创新矫治理念,积极创新教育方式,以强化教育基础工作,突出主题教育活动为重点,推进了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社会化;以“建体系、扬文化、树品牌、促发展”为主线,积极营造场所文化氛围,打造了“一队一品牌”戒毒文化特色品牌;以“延伸矫治手臂千户行”活动为载体,组织千名志愿者大帮教,打造了“大戒毒、大矫治”特色品牌,特别是联合地方党委、政府开展“情暖高墙,关爱孩子”、“延伸帮教,助力禁毒”、“警示教育,法润沅澧”等主题教育活动有声有色,引领了潮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场所矫治文化体系,达到“文化活警、文化育人、文化励志”的效果。

  二、教育矫治工作存在的短板不容忽视

为适应戒毒矫治新常态,提升戒毒矫治整体水平,近年来,常德市强戒所对开展教育矫治工作的保障性投入是空前的,包括有线电视进宿舍、广播系统进车间等硬件设施和课堂化教育均有硬性保障。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整体谋划和督导考评,教育矫治工作在全所整体工作中仍然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随意化”、“碎片化”、“功利化”的工作部署和模式,导致民警对从事教育矫治工作的职业认同和主动参与规范化教学的工作热情不高,严重制约着教育矫治整体效果的提升。

从常德市强戒所的情况分析,当前教育矫治工作存在的短板主要包括:一是教学设施科技含量不高,全所仍有部分大队至今没有配套建成多媒体标准化教室;二是教学师资专业化水平不高,全所从事课堂化教育的民警中没有一人取得教师资格证,而且民警在教学中的随意性大,教案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三是工学矛盾仍然存在,受财政保障资金缺口的制约和经济利益的驱动,民警重习艺劳动的经济效益,轻教育矫治的社会效益现象仍然存在,集中教育日的课堂化教学难以常态化规范进行。

笔者认为,教育矫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常德市强戒所教育矫治工作面临的困境也是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从劳动教养转型后所面临的不容回避的发展瓶颈。究其原因,既有机制体制没有完全转型到位(变向沿用劳动教养时期的制度体系)的因素,更有民警工作理念没有跟着转型到位(习惯性沿用劳动教养时期的教育方式)的原因。

三、教育矫治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的构想

教育矫治是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是一句口号,也不会一蹴而就,必须从戒毒场所的工作实际出发,从“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向“矫治好、戒好毒”的工作理念转变入手,按照中央关于供给侧改革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的总体要求,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实事求是的着力解决当前教育矫治工作“去劳教化、去形式化、去功利化”问题,着力解决教育矫治工作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

  笔者认为,当前戒毒场所的教育矫治工作应以强矫治、防复吸为抓手,充分体现“大戒毒大矫治”的工作理念,打造贴近实际、注重效果和有特色、有品牌、有规模的教育格局。

  1、巧借外力建立专家团队,提升戒毒矫治的“专业性”。

针对戒毒人员是脑疾病患者、违法者、毒品受害者的特点,从事教育工作的民警要打破过去抓劳教教育的思维定势,内容上要去劳教化,方法上要重科学化。既要立足本所,着力培养一支能管善教的民警师资队伍,又要巧借外力,充分利用社会优势资源建立高素质专家团队,通过外聘高等院校、机关单位、专业团队的老师、心理咨询师、法律工作者、康复训练师、创业培训师等专业人员作为场所专家团队成员,常态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能康复训练和就业创业指导,帮助戒毒人员重构健康人格、重建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顺利回归社会。

在当前师资力量匮乏,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可采取集中建立所级专、兼职教师人才库、外聘专家团队两条腿走路的形式,建立文化要素教育、法律道德教育、戒毒专题教育教研室,探索推行“教育矫治中心-大队—班(组)”一站式联动教育模式,即:集中教育日由教育矫治中心在主课堂集中进行多媒体课堂化教学,各大队分别组织戒毒人员分班(组)收看听课。实现教育计划、教学教案、作业批改、教学日志等教育基础台帐的规范统一。

2、突出特色打造一队一品,体现戒毒矫治的“功能性”。

  戒毒场所矫治文化体现的是教育矫治的“本”、“命”、“魂”,应突出戒毒矫治的主题和物态文化、心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科技文化的鲜明特色。要充分利用现有场所设施,大力营造场所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宣传活动;要创新矫治文化载体,按照人人是教员、事事是教材、处处是课堂的理念,以红色文化、传统文化长廊为主线,全面加强戒毒人员学习、生活、习艺功能区的环境文化建设,形成集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宿舍文化、习艺文化、餐厅文化于一体的场所功能区文化体系特色,将矫治文化融入四大现场,贯穿于戒毒人员的一日生活中。打造“队有品牌、所有特色”的场所矫治文化建设体系。着力增强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实用性,达到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3、对接平台开展社区戒毒,激活“延伸矫治”的“综合性”。

2011年7月,常德市强戒所主动对接地方司法行政机关矫正职能,创新开展了“延伸矫治手臂千户行”活动,在戒毒场所与地方司法行政部门之间全面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矫治帮教专业化网络平台,依托桃源县漳江镇漳江社区建立了全国首个延伸帮教矫治社区工作站;2014年3月,先后在鼎城区灌溪镇和武陵区芷兰街道社区联合建立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灵活多样、机制完善的“延伸矫治”工作不仅拓展了戒毒场所教育矫治工作的外延和内涵,为解决戒毒人员家庭失和、子女失学、拆迁失地、回归失业等现实困难提供了帮教、帮扶的平台,而且无缝对接了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和戒毒回归人员的后续照管措施,打通了戒毒的最后一公里。

据此,笔者认为:戒毒场所的教育矫治工作应当借力综合性矫治帮教专业化网络平台对外进行延伸,对接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联合建立戒毒回归人员过渡性就业基地、康馨回归家园,为戒毒人员回归就业创业、顺利融入社会搭建绿色通道。 

4、整合资源嫁接“互联网 ”,强化教育流程的“科学性”。

一是从去“劳教化”、“形式化”入手,根据基层大队的工作实际和戒毒人员的实际需求创新教育矫治工作的方法手段,在部局和省局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规范教育工作流程,优化整合教育矫治资源,通过省、所局域网、警务通平台进行电子表册的呈报,教学视频的互联,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积极创新“互联网 教育”模式,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课堂化教学、心理测试评估和重点人员的跟踪帮教工作。重点对接省局戒毒教育课程体系,结合该所实际进一步完善康复教育、常规教育、回归适应教育教案,打造统一的标准化教案数据库,逐步在全所、全省系统推行闭路电视教学、定单式网络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和网上图书阅览、网上视频心理咨询等“互联网 ”教育矫治模式,使基层民警彻底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实现戒毒矫治资源的大整合,教育矫治效果的大提升。

 (常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易泽龙)

分享到:
×
网站地图